青岛广德顺信贷部的培训室里,总放着台老旧的打字机。王经理每次培训新人都要讲:“就像纸厂那个只守着一台机器的工人,只认死规矩的信贷员,早晚会被淘汰。”
周晨,开五金店的老郑揣着一沓单据进来,手指关节还沾着机油。“王经理,我想贷 8 万进批水管,” 他把水电费单子推过来,“别家说我流水不够,可我这店开了十年,街坊邻居都认我。”
实习生小林正核对收入证明,王经理已翻开台账:“您这是‘街坊贷’的好苗子。我们不只看银行流水,您这十年的物业费缴费记录、老客户的欠条,都是信用证明。” 他指着利率表,“按您的经营年限,利率能比基准低 15%,还能分 12 期还。” 老郑愣住了 —— 上周去的机构,只盯着流水单摇头,根本没问过他的经营口碑。
下午进来的张老师,手里捏着教师资格证和教案。“我想贷 10 万给老家盖房子,” 她局促地说,“我工资卡流水稳定,但我爱人前段时间住院,花了不少,怕影响额度。”
小林刚想查询征信记录,王经理突然笑了:“张老师您看,我们有‘教师信用贷’。您的职称证书能加分,而且您提供的住院费用清单显示是意外伤病,不影响信用评级。” 他递过申请表,“高能批 12 万,随借随还,按天计息。” 张老师眼圈红了 —— 之前咨询的地方,一听有大额医疗支出,直接就拒了。
一个月后,老郑的五金店新添了个货架,摆满了新款水管;张老师老家的房子已盖到第二层,她寄来的家乡特产堆满了信贷部的角落。王经理在培训室的打字机旁添了块牌子:“好的信贷服务,得像扳手,能适配不同的螺丝。”
暮色渐浓时,小林看着系统里的灵活审批条款,突然明白那些看似 “破例” 的贷款,其实是读懂了客户的真实信用。王经理递来一杯茶:“记住,死守着固定标准不放,就像那个只认一台机器的工人,早晚会跟不上趟。” 窗外的霓虹灯亮起来,给每个奔波的人都镀上了层温暖的光,就像广德顺的贷款服务,总能找到适合每个人的那束光。